Laboratory of HUMAN Immun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Chang Gung University
人類免疫與感染醫學實驗室
HiiD Lab (Laboratory of Human Immun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Last update: 2023.12
研究的目的在建構更好的未來,我們專注於研究這塊土地上的疾病,期望最終可以協助病人。
並希望能培育出下一代的科學人才,建立良好的本土研究環境。
[我們鼓勵年輕人從事科學研究,在所有領域中,生物醫學研究是最能直接改善人類生活]
.....Dr. Jean-Laurent Casanova
人類免疫學、感染性疾病、自體免疫、遺傳性免疫缺失、抗體選殖與機制、免疫細胞治療
News & activity
實驗室新動態
FTIS2024 會議報名將在2月1日開始
2024.01.29
FTIS會議報名即將開始
從2019舉辦FISS以來,的目是想鼓勵免疫與生物醫學研究,尤其在後面那兩個SS (Spring School),就是針對學生,希望讓學生理解生物醫學研究的奧妙與快樂,鼓勵更多年輕人投入。
免疫學這幾年的蓬勃發展,不僅是在基礎研究上屢屢有重大突破,更是已經從試管與動物研究,走進疾病機制與藥物開發,事實上,免疫學的研究成果早已經在臨床上協助醫師對抗疾病。
有相當多在臨床與製藥上熱門的主題,很想與國內同好與學生分享,但FISS結合學生的春季學校,因此在講者的安排上,要均衡的邀請免疫學各主題,像是T細胞,B細胞,初級免疫等等。在選擇講者與題目上,就會比較分散而且著重於基礎研究。
因此從兩年主辦一次的FISS的中間空檔,我們今天舉辦了FTIS,這個會議主要是在幾個重要的免疫熱門研究主題上,邀請國際學者來台,與台灣學者,學生,醫師,甚至是相關業界與生技公司研究人員,一起討論這幾個在臨床上與製藥上有趣的議題。
今年我們選擇四個重要的題目:
抗細胞激素自體抗體
癌症免疫
調節免疫
免疫細胞治療
這四個在臨床上與基礎上都非常火熱的主題,邀請到世界一流的學者來分享。相較於FISS,在講者的邀請上更重視疾病導向與臨床藥物開發。
可能大家對於抗細胞激素自體抗體覺得陌生,事實上,Dr. Casanova研究告訴我們,10%的重症COVID感染是因為帶有抗第一型干擾素自體抗體導致抗病毒免疫力下降造成,而更重要的超過20%的COVID死亡病人帶有這樣的抗體。到目前為止全世界COVID死亡案例約800萬人,也就是說大約200萬人是因為帶有這樣抗體導致免疫力低下所死亡的。這一個重大的成果,被Nature期刊選為2000科學界十大發現。又三四年過去了,抗細胞激素自體抗體的重要性持續增加。以抗第一型干擾素自體抗體為例,除了跟COVID感染有關,對於流行感冒病毒感染重症,西尼羅河病毒感染,甚至是疫苗傷害都有關係。連過去不知道原因的腸道發炎疾病(IBD),都發現與自體抗體有關,這重大的發現還沒有正式發表,我們就邀請了相關研究團隊來報告,讓大家可以第一手知道相關情報。
2024 Formosa Translational Immunology Symposium (mystrikingly.com)
歡迎 邱翊綾 加入HiiD
2023.12.01
歡迎邱翊綾加入我們實驗室。
翊綾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主題是念珠菌與腸道屏障的關係。
翊綾說:喜歡做實驗,喜歡通過自己的手驗證自己的想法,也會覺得非常興奮,並再
次確定了自己對從事實驗的興趣。
希望翊綾在這也可以找到研究的快樂。
恭喜 施瀚博博士 獲得免疫學會
沈水德翁免疫研究論文獎
2023.10.26
施博士於2022年畢業於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為開發單一B細胞選殖技術,分離出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並分析其中和能力的分子機制,其博士論文發表在Journal Experimental Medicine與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其研究成果順利技轉,目前也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徵才!免疫中心(CMCI)以及HiiD實驗室持續徵求大小夥伴,竭誠邀請您的加入
2023.09.05
【職缺名稱】學、碩士級專任研究助理
【徵才單位】長庚大學 分子與臨床免疫中心
【工作地址】長庚大學 第一醫學大樓 六樓
【實驗室簡介】長庚大學新規劃的分子與臨床免疫中心,是結合免疫相關基礎研究與產業發展的研究中心。研究方向為臨床免疫學,結合尖端的新技術與動物模型,研究人類免疫包含感染症、癌症與自體免疫疾病的致病機轉。目前中心研究主題,包含人類抗細胞激素自體抗體疾病(anti-cytokine autoantibodies)、先天免疫缺失(innate immune deficiency)、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免疫細胞治療(cell therapy),以及利用人類抗體選殖研究(single B cell isolation),與mRNA LNP平台,作為免疫藥物開發的核心技術。
過去中心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Medicine,Blood,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Science Immunology,Current Opinion of Immunology,以及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 等期刊。中心與多個國際知名實驗室(Rockefeller University, USA; Imagine Institute, France ; Lausanne University, Switzerland ; UC San Diego, USA)進行學術合作中。
中心同時與生醫公司進行合作中。目前產學合作案,已有兩項專利完成技轉,其中一項目已進入臨床一期試驗中。更多細節請至本中心與核心實驗室網站hiid.strikingly.com 上查詢。中心提供良好的學術與產學研究環境,鼓勵個人的學術與職涯發展;未來有多種可能發展,中心提供進在國內外修攻讀博士機會,或是產業相關訓練,協助往產業發展。
【工作內容】目前開放職缺與工作內容:
1. 白斑症研究:協助白斑症致病機制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未來預計發展動物模型。並提供機會參予相關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的轉譯醫學。
2. 癌症免疫:利用尖端的單細胞定序與高通量流式細胞儀,分析臨床檢體與開發癌症
免疫相關的細胞治療技術。本計畫將與瑞士洛桑大學合作。
3. mRNA藥物開發:建立mRNA高表現量的技術平台,並申請新一代mRNA平台專利為
目標。本計畫為產學合作計畫。
4. Anti-cytokine研究: 研究anti-type I IFN自體抗體在兒童與成人病毒感染的角色。並
利用單一B細胞選殖平台進行抗體分離。本計畫將與美國Rockefeller大學與法國
Imagine Institute進行國際合作。
【徵才條件】
1. 國內外畢業之學、碩士,對研究工作有熱忱與興趣。
2. 具備醫技、臨床研究經驗尤佳,無經驗亦可。
3. 具備免疫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癌症研究相關知識尤佳,無經驗亦可。
4. 具備研究計畫執行經驗尤佳,無經驗亦可。
5. 特質上有能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與團隊溝同協調的能力
【薪資待遇】
薪資:依照長庚大學研究計畫敘薪標準學士級專任研究助理第一年33,800/月碩士級專任研究助理第一年38,600/月
長庚大學有健全薪資提升制度獎金:享勞健保、三節獎金、1.5個月的年終獎金
上班時間:彈性上下班時間,基本規定每日8小時
交通:提供校內宿舍-免費交通車(林口長庚醫院-A7桃園捷運-長庚大學)
補助:中心鼓勵所有成員自主進修,並給補助參加免疫相關之國內外學術研討會議。
【聯絡方式】應徵者請提供履歷表,內含學經歷與簡單自傳。
E-mail 至 erica71128@gap.cgu.edu.tw
聯絡人:羅小姐
連絡電話:03-2118800 分機3496
合適者將於7 個工作天內主動聯繫,不合適者將不另行通知
*相關徵才資訊也可參考實驗室主持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kuchenglung)
恭喜 彭湛傑 在國際期刊Science immunology發表嵌合抗體受體T細胞治療綜合論述文章
2023.04.14
實驗室博士生彭湛傑於就學期間至瑞士洛桑大學何秉智老師實驗室合作抗自體抗體免疫疾病研究,於近日在國際期刊science immunology上發表嵌合抗體受體T細胞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治療綜合論述文章。
CAR-T細胞治療是近年新興的免疫治療方法,目前在B細胞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血液腫瘤中被證實有顯著療效。目前常見方法為從患者體內收集T細胞,然後將其重新設計成CAR-T細胞,使其具有針對特定腫瘤抗原之能力。隨著CAR-T細胞治療的出現,持續有研究在試圖改善CAR-T細胞治療的生產管理技術及流程,並將此細胞治療方式推展至更多其他種類的癌症。
此篇文章主要在回顧過去在癌症治療上成功的案例,以及CAR-T細胞治療法在目前所遇到的挑戰,並討論由腫瘤週邊環境調整其新陳代謝以提高特定癌症細胞對於CAR-T細胞治療療效的可能性 ; 相信在眾多科學家共同的努力研發中會為更多的癌症或特殊疾病患者找到新的治療選擇。
研究主題
我們是一個根基於台灣的研究團隊
細胞激素自體抗體與成人嚴重感染
抗伽瑪干擾素自身抗體之致病機轉
抗伽瑪干擾素自體免疫抗體 (Anti-IFN-gamma autoantibodies) 是一種新觀察到的病理機制。有抗伽瑪干擾素自體免疫抗體的病人主要是成人,臨床症狀為嚴重型的分枝桿菌感染。台灣地區為抗伽瑪干擾素自體免疫抗體疾病的好發區域,我們發現一個特殊的人類淋巴球免疫抗原 (HLA) 基因型 DRB1*16:02/ DQB1*05:02 與抗伽瑪干擾素自體免疫抗體疾病高度相關 (Chi, Blood 2013)。
我們也招募了 145 位來自不同國家具有抗伽瑪干擾素自體免疫抗體的病人,尤其在東南亞地區,病人反應出不同程度的抗體中和作用,表示抗伽瑪干擾素自體免疫抗體與人類白血球組織抗原 -DRB1*15:02/16: 02 和 -DQB1*05:01/05:02 的基因型有強烈的相關性,如此強烈的關聯性顯示這些基因型可能直接干預了抗伽瑪干擾素自體免疫抗體的產生 (Ku,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6)。
我們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病人身上的抗伽瑪干擾素自體免疫抗體專一的辨識伽瑪干擾素的羧基端。而這樣的自體抗體很可能是因為麴菌(Aspergillus)感染,而藉由分子模擬(Molecular Mimicry)所誘發的。我們也設計出一個新的重組伽瑪干擾素 (抗原決定區消除伽瑪干擾素),抗原決定區消除伽瑪干擾素可藉由改變過的抗原決定區,躲避抗伽瑪干擾素自體免疫抗體的中和作用。抗原決定區消除伽瑪干擾素可以在具抗伽瑪干擾素自體免疫病人的全血中回復伽瑪干擾素的訊號傳遞,這也可能作為提供這些病人對抗持續性分枝桿菌感染的治療方式 (Lin, Nat Med 2016)。
另外,這樣自體抗體導致的免疫缺失,也會導致馬爾尼菲真菌的感染。在95%以上的非HIV病人帶原的馬爾尼菲真菌感染病人中,抗伽瑪干擾素自體免疫抗體。臨床上,這解釋了為什麼在中國南方為什麼會有這樣真菌感染的問題,科學上,這也在人體中顯示伽瑪干擾素在控制真菌感染的角色 (Guo, J Exp Med 2020).
建立單一B細胞選殖技術研究自體抗體
專一抗原選殖 (antigen-baiting) 技術與轉化記憶B細胞 (Switch-memory B cells) 技術
抗體在對抗病源感染與自體免疫疾病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選殖人類單株抗體是一個重要技術,可以用來研究人體上對特定抗原並了解所產生抗體的特性。透過直接從單一 B細胞上選殖抗體基因並表現此單株抗體的技術,協助分離出許多非常稀少或是難以選殖的人類單株抗體。我們實驗室長期研究抗伽瑪干擾素自體免疫抗體與其他抗細胞激素自體抗體,同時也研究病人致病原因的抗細胞激素抗體特性,尤其是抗體抗原結合區與抗體本身特性,因此我們建立單一 B細胞選殖平台,從病人身上選殖出抗伽瑪干擾素單株抗體。從分析人類自然產生的抗體特性得到的醫學知識,將協助對臨床醫學與免疫醫學有突破性的發展。我們也將利用此一平台研究其他自體抗體疾病。
相關成果已經完成兩項人類抗體的技轉,並獲得多國專利。
隱球菌感染
抗GM-CSF自體抗體相關疾病
格特隱球菌(Cryptococcus gattii)是一種新被分類出的伺機性感染真菌,主要發現在愛滋病人或是其他免疫缺失的病人個體。隱球菌的腦炎感染,是非常嚴重,會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甚至造成死亡。而這樣黴菌感染有時也會發生在看似健康的個體,進一步研究發現,部分這樣的病人是因為帶有Anti-GM-CSF自體抗體所造成(Kuo, J Clin Immunol 2017)。
我們持續收集這樣的病人,希望能理解Anti-GM-CSF自體抗體所造成的免疫問題,並嘗試理解抗體的中和機制 (Wang, submitted)。
腸病毒重症與先天免疫缺失
利用定序與次世代定序技術尋找先天性免疫缺失
過去研究指出,重症病毒性腦炎感染,可能是因為病人先天性免疫缺失所造成的。我們以此假說為出發點,尋找可能導致腸病毒重症的免疫缺失。我們研究發現腸病毒重症腦炎是TLR3基因缺失所導致(Kuo, J Clin Immunol, 2022)
另一個研究的重點在於慢性的皮膚與黏膜上的酵母菌感染(Chronic mucocutaneous candidiasis, CMC),這樣的感染已知與STAT1或是Th17相關基因缺失有關。
我們將應用次世代定序來搜尋台灣地區相關感染的致病基因。
膜性腎病變抗體作用機制
分析膜性腎病變抗體anti-PLA2R autoantibodies致病機制
膜性腎病變( Membrane Nephopathy)是一群自體抗體導致的腎臟自體免疫疾病。其中抗PLA2R自體抗體是最常見的自體抗體種類,實驗室致力分析台灣地區這樣病人抗體特性,並希望能釐清抗體致病原因。
近年論文發表
自2010 ~
Targeting the elevated IFN-γ in vitiligo patients by human anti-IFN-γ monoclonal antibody hampers direct cytotoxicity in melanocyte
Ng, JDC 2023
此篇文章我們發現在白斑症患者皮膚有較高的IFN-γ,CXCL9,CXCL10,以及CXCL11的表現 ;並且經由離體的黑色素細胞實驗觀察到IFN-γ 可能透過調控細胞凋亡 (ferroptosis) 進一步導致細胞氧化壓力增加,也可能在影響黑細胞色素形成而導致自體免疫疾病的白斑症產生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們也透過一株抗IFN-γ 的單株自體抗體(2A6Q)的體外細胞實驗驗證了抗IFN-γ抗體在治療白斑症的潛力。
Pathogenic autoantibodies to IFN-γ act through the impedance of receptor assembly and Fc-mediated response
Shih, J Exp Med 2022
Three major types of human anti-IFN-γ-autoantibody are classified by the different recognizing epitopes, that may interfere with the patient's immune system by ADCC, CDC, or forming an immune complex.
Cryptococcus gattii infection as the maj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n patients with autoantibodies against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Wang, JCI 2022
Anti-GM-CSF autoantibodies are highly associated with C. gattii infection and pulmonary alveolar protienosis (PAP), in which symptoms seldom co-occur. We describe and further analyze the anti-GM-CSF autoantibodies properties of our cohort to understand the pathogenesis of anti-GM-CSF autoantibodies better.
Correction to: Life-threatening Enterovirus 71 encephalitis in unrelated children with autosomal dominant TLR3 deficiency
Kuo, JCI 2022
The investigation of TLR3 defects in three young patients with EV71-related encephalitis in this paper may embody an intrinsic genetic defect of TLR3-dependent antiviral immunity.
Skin interstitial fluid and plasma multiplex cytokine analysis reveals IFN-γ signatures and granzyme B as useful biomarker for activity, severity and prognosis assessment in Vitiligo
Ng, Front Immunol 2022
IFN-γ exerts the highest predictive value in disease activity and treatment response, supporting the critical role of IFN-γ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itiligo.
Anti-interferon-γ autoantibody-associated immunodeficiency
Shih, Cur Opin Immunol 2021
Anti-IFN-γ autoantibodies (AIGAs) may, thus, be considered a new form of late-onset immunodeficiency conferring a predisposition not only to severe mycobacterial infections but also to some bacterial and fungal infections.
Anti–IFN-γ autoantibodies underlie disseminated Talaromyces marneffei infections
Guo, J Exp Med 2020
馬爾尼菲黴菌(Talaromyces marneffei)被認為是一種低致病力的黴菌,過去都認為是跟HIV(愛滋病毒)感染後免疫缺失造成。然而這個黴菌有時也會在正常人身上造成嚴重感染,原因不明。更有趣的事情是,這個黴菌感染僅分布在東南亞與中國南方,尤其是中國的廣西地區。
我們發現幾乎(95%)所有過去無法解釋的馬爾尼菲菌感染的病人,都是因為有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所造成。這些病人跟過去病人不太一樣,大部分不呈現出典型伽瑪干擾素相關免疫缺失的分枝桿菌感染,而是只有馬爾尼菲菌感染。這也進一步說明,伽瑪干擾素在人體內,除了過去知道跟分枝桿菌感與細胞內細菌感染控制外,也對控制黴菌感染(最少對於馬爾尼菲黴菌)有重要的角色。我們也進一步成功預測,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這種疾病,的確會在中國南方尤其少數族群中盛行。
Disseminated cryptococcosis due to anti-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utoantibodies in the absence of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Kuo, J Clin Immunol 2017
Anti-GM-CSF autoantibodies increase susceptibility to cryptococcal infection in adults without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Anti–IFN-γ autoantibodies in adults with disseminated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infec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HLA-DRB1*16:02 and HLA-DQB1*05:02 and the reactivation of latent varicella-zoster virus infection
Chi, Blood 2013
High Prevalence of anti-IFNγ autoantibodies in Taiwanese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NTM infection (dNTM).
實驗室成員
實驗室成員包含Biologist與Physician
王尚煜 Wang, Shang-Yu
博士生,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林口長庚外傷急症外科醫師
研究主題:臨床黴菌感染;Anti-GM-CSF自體抗體
塗昆樺 Tu, Kun-Hua
博士生,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林口長庚腎臟科主治醫師
研究主題:腎臟炎相關自體抗體 ; 罕見自體免疫疾病
雷偉德 Lei, Wei-Te
博士生,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新竹馬偕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
研究主題:細菌/黴菌感染;自體發炎疾病;先天性免疫缺失
羅郁方 Lo, Yu-Fang
博士生,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清華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 碩士畢業
研究主題:Anti-GM-CSF自體抗體與黴菌感染
吳采薏 Wu, Tsai-Yi
博士生,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陽明大學解剖學研究所 碩士畢業
研究主題:腎臟炎相關自體抗體
彭湛傑 Peng, Jhan-Jie
博士生,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所 碩士畢業
研究主題:自體抗體疾病細胞治療
林弓崴 Lin, Kung-Wei
博士生,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所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研究所 碩士畢業
研究主題:腎臟炎相關自體抗體
康辰瑄 Kang, Chen-Xuan
博士生,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研究所 碩士畢業
研究主題:抗細胞激素自體抗體在病毒感染上的角色
劉珊如 Liu, Shan-Ju
碩士生,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微生物及免疫研究所
中國醫藥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研究主題:免疫缺失
羅佳祺 Lo, Chia-Chi
實驗室管理人
中醫大學天然藥物研究所 碩士
研究主題:腸病毒重症與基因缺失;實驗室行政
最愛史努比
心情小語:每天都想罵老闆
林宥甯 Lin, You-Ning
研究助理
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研究所 碩士
研究主題:抗細胞激素自體抗體病人篩檢,抗體生產與純化技術平台
詹羽珮 Chan, Yu-Pei
研究人員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學系 學士
研究主題:先天性免疫缺失
李宜哲 Lee, Yi-Che
研究人員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檢驗技術研究所 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學系 學士
研究主題:COVID-19相關免疫缺失
黃昱勳 Huang, Yu-Hsun
研究人員
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研究所 碩士
研究主題:γδT細胞免疫
邱翊綾 Chiu, Yi-Ling
研究人員
台灣大學 生命科學研究所 碩士
研究主題:自體抗體疾病
黃薇芸 Huang, Wei-Yun
研究人員
成功大學微生物與免疫研究所 碩士
研究主題:自體抗體疾病細胞治療
丁靜雅 博士 Ding, Jing-Ya Ph.D.
博士後研究員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博士
研究主題: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
施瀚博 博士 Shih, Han-Po
分子及臨床免疫中心 助理研究員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博士
研究主題:腫瘤免疫
葉峻甫醫師 Yeh, Chun-Fu, M.D.
共同主持人
林口長庚感染科主治醫師
研究主題:抗伽瑪自體抗體,抗Rubella人類抗體分析
黃昭瑜醫師 博士 Cyng, Charlene, M.D., Ph.D.
共同主持人
林口長庚皮膚科 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博士
研究主題:白斑症的診斷與治療
郭貞孍 Kuo, Chen-Yen, M.D., Ph.D.
共同主持人
林口長庚小兒感染科 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博士
研究主題:腸病毒重症;病毒性腦炎;先天性免疫缺失
最愛Hello Kitty
蘇殷弘 Su, Yin-Hung
大學部學生
長庚大學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研究主題:γδT細胞免疫
陳柏宥 Chen, Bo-Yo
大學部學生
長庚大學 生物醫學系
研究主題:自體抗體疾病細胞治療
主持人簡歷
顧正崙, Cheng-Lung Ku, Ph.D.
任職
2023-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特聘教授
2021- 長庚大學分子臨床免疫中心 主任
2018- 福爾摩沙免疫春季學校與會議創辦人與執行主席
2023- 林口長庚醫院小兒科 合聘教授
2023- Elixiron Therapeutic 科學長
學歷
2007 巴黎第五大學免疫學博士
2000 國立陽明大學微生物免疫所碩士
1998 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系學士
經歷
2022-2023 百濟神州細胞治療 資深總監
2021-2022 中華免疫學會 秘書長
2021-2023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教授
2018-2021 中華免疫學會 副秘書長
2018-2022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 合聘副教授
2017-2022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微生物及免疫所 兼任副教授
2017-2021 Elixiron Therapeutic 科學顧問,董事
2017 Elixiron Therapeutic共同創辦人
2016-2021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副教授
2010-2016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2008-2010 中國醫藥大學 助理教授
榮譽
- 2022 長庚大學優良教師研究獎
- 2021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 2021 長庚大學優良教師研究獎
- 2020 長庚大學優良教師技合獎
- 2019 科技部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
- 2019 長庚大學優良教師技合獎
- 2019 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
- 2017 中央研究院 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 2017 長庚大學優良教師研究獎
- 2016 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獎
- 2016 免疫協會傑出研究獎
- 2016 長庚大學優良教師研究獎
- 2016 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
- 2013 Keystone Symposia Global Health Travel Award, funding by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代表著作
- Peng JJ, Wang L, LiZ, Ku CL*, Ho PC. Metabolic challenges and interventions in CAR T cell therapy. Sci Immunol. 8(82):eabq3016. doi:10.1126/sciimmunol.abq3016.
- Ng CY, Chiu YC, Chan YP, Lin YJ, Chung PH, Chung WH, Ku CL*. Skin Interstitial Fluid and Plasma Multiplex Cytokine Analysis Reveals IFN-γ Signatures and Granzyme B as Useful Biomarker for Activity, Severity and Prognosis Assessment in Vitiligo.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22. 13(872458. doi:10.3389/fimmu.2022.872458.
- Shih HP, Ding JY, Bellón JS, Lo YF, Chung PH, Ting HT, Peng JJ, Wu TY, Lin CH, Lo CC, Lin YN, Yeh CF, Chen JB, Wu TS, Liu YM, Kuo CY, Wang SY, Tu KH, Ng CY, Lei WT, Tsai YH, Chen JH, Chuang YT, Huang JY, Rey FA, Chen HK, Chang TW, Piehler J, Chi CY, Ku CL*. Pathogenic autoantibodies to IFN-γ act through the impedance of receptor assembly and Fc-mediated response. J Exp Med. 2022. 219 (9): e20212126.
- Kuo CY, Ku CL*, Lim HK, Hsia SH, Lin JJ, Lo CC, Ding JY, Kuo RL, Casanova JL, Zhang SY, Chang LY*, Lin TY*. Life-Threatening Enterovirus 71 Encephalitis in Unrelated Children with Autosomal Dominant TLR3 Deficiency. J. Clin. Immunol. 2022. doi:10.1007/s10875-021-01170-9.
- Shih HP, Ding JY, Yeh CF, Chi CY, Ku CL*. Anti-interferon-γ autoantibody-associated immunodeficiency. Curr. Opin. Immunol. 2021. 72:206-214.
- Guo J#, Ning XQ#, Ding JY#, Zheng YQ#, Shi NN, Wu FY, Lin YK, Shih HP, Ting HT, Liang G, Lu XC, Kong JL, Wang K, Lu YB, Fu YJ, Hu R, Li TM, Pan KS, Li XY, Huang CY, Lo YF, Chang IY, Yeh CF, Tu KH, Tsai YH, Ku CL*, Cao CW*. Anti-interferon-γ autoantibodies underlie disseminated Talaromyces marneffei infections. J Exp Med. 2020. 217(12):e20190502. (#共同作者)
- Ku CL*, Chi CY, von Bernuth H, and Doffinger R. Autoantibodies against cytokines: phenocopies of primary immunodeficiencies? Hum Genet. 2020. 139:783-794.
- Kuo CY, Wang SY, Shih HP, Tu KH, Huang WC, Ding JY, Lin CH, Yeh CF, Ho MW, Chang SC, He CY, Chen HK, Ho CH, Lee CH, Chi CY and Ku CL*. Disseminated cryptococcosis due to anti-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utoantibodies in the absence of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J. Clin. Immunol. 2017, 37:143-152.
- Lin CH, Chi CY, Shih HP, Ding CT, Wang SY, Kuo CY, Yeh CF, Tu KH, Liu SH, Ho MW, Chen CK, Ho CH, Lee CH, and Ku CL*. Identification of a Major Epitope by Anti-Interferon-γ Auto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Mycobacterial Disease. Nat Med. 2016, 22:994-1001.
- Ku CL*, Lin CH, Chang SW, Chu CC, Chan JF, Kong XF, Lee CH, Rosen EA, Ding JY, Lee WI, Bustamante J, Witte T, Shih HP, Kuo CY, Chetchotisakd P, Kiertiburanakul S, Suputtamongkol Y, Yuen KY, Casanova JL, Holland SM, Doffinger R, Browne SK, and Chi CY. Anti-IFN-γ autoantibodies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HLA-DR*15:02/16:02 and HLA-DQ*05:01/05:02 across Southeast Asia.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6, 137:945-948.e948.
- Chi CY, Chu CC, Liu JP, Lin CH, Ho MW, Lo WJ, Lin PC, Chen HJ, Chou CH, Feng JY, Fung CP, Sher YP, Li CY, Wang JH, and Ku CL*. Anti-IFN-γ autoantibodies in adults with disseminated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infec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HLA-DRB1*16:02 and HLA-DQB1*05:02 and the reactivation of latent varicella-zoster virus infection. Blood. 2013, 121:1357-1366.
- von Bernuth H, Picard C, Jin Z, Pankla R, Xiao H, Ku CL, Chrabieh M, Mustapha IB, Ghandil P, Camcioglu Y, Vasconcelos J, Sirvent N, Guedes M, Vitor AB, Herrero-Mata MJ, Arostegui JI, Rodrigo C, Alsina L, Ruiz-Ortiz E, Juan M, Fortuny C, Yague J, Anton J, Pascal M, Chang HH, Janniere L, Rose Y, Garty BZ, Chapel H, Issekutz A, Marodi L, Rodriguez-Gallego C, Banchereau J, Abel L, Li X, Chaussabel D, Puel A, and Casanova JL. Pyogenic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humans with MyD88 deficiency. Science. 2008, 321:691-696.
- Ku CL, von Bernuth H, Picard C, Zhang SY, Chang HH, Yang K, Chrabieh M, Issekutz AC, Cunningham CK, Gallin J, Holland SM, Roifman C, Ehl S, Smart J, Tang M, Barrat FJ, Levy O, McDonald D, Day-Good NK, Miller R, Takada H, Hara T, Al-Hajjar S, Al-Ghonaium A, Speert D, Sanlaville D, Li X, Geissmann F, Vivier E, Marodi L, Garty BZ, Chapel H, Rodriguez-Gallego C, Bossuyt X, Abel L, Puel A, and Casanova JL. Selective predisposition to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IRAK-4-deficient children: IRAK-4-dependent TLRs are otherwise redundant in protective immunity. J Exp Med. 2007, 204:2407-2422.
- von Bernuth H, Ku CL*, Rodriguez-Gallego C, Zhang S, Garty BZ, Marodi L, Chapel H, Chrabieh M, Miller RL, Picard C, Puel A, and Casanova JL. A fast procedure for the detection of defects in 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ediatrics. 2006, 118:2498-2503.
- Ku CL, Dupuis-Girod S, Dittrich AM, Bustamante J, Santos OF, Schulze I, Bertrand Y, Couly G, Bodemer C, Bossuyt X, Picard C, and Casanova JL. NEMO mutations in 2 unrelated boys with severe infections and conical teeth. Pediatrics. 2005, 115:e615-619.
- Ku CL, Yang K, Bustamante J, Puel A, von Bernuth H, Santos OF, Lawrence T, Chang HH, Al-Mousa H, Picard C, and Casanova JL. Inherited disorders of human 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immunological implications. Immunol Rev. 2005, 203:10-20.
- Picard C, Puel A, Bonnet M, Ku CL, Bustamante J, Yang K, Soudais C, Dupuis S, Feinberg J, Fieschi C, Elbim C, Hitchcock R, Lammas D, Davies G, Al-Ghonaium A, Al-Rayes H, Al-Jumaah S, Al-Hajjar S, Al-Mohsen IZ, Frayha HH, Rucker R, Hawn TR, Aderem A, Tufenkeji H, Haraguchi S, Day NK, Good RA, Gougerot-Pocidalo MA, Ozinsky A, and Casanova JL. Pyogenic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humans with IRAK-4 deficiency. Science. 2003, 299:2076-2079.
畢業生與過去成員
實驗室成員包含Biologist與Physician
齊治宇醫師 博士
Chi, Chih-Yu, M.D., Ph.D.
2013年 中國醫藥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博士班畢業
研究主題
抗伽瑪干掃素自體抗體
中國醫大附醫感染科主治醫師
林嘉豪 博士
Lin, Chia-Hao, Ph.D.
2017年 長庚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博士班畢業
研究主題
抗伽瑪干掃素自體抗體
畢業後前往UCSD博士後
丁鶴婷
Ting, He-Ting
2022年 長庚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博士候選人
研究主題
Anticytokine autoantibodies病人檢測;抗體純化技術
協助臨床問題
我們希望我們的研究不僅有科學的重要,也能協助病人!
若您懷疑您得到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疾病?
若您懷疑你有這樣的疾病,抱歉我們不是醫療單位。請來信告知您的狀況,我們會推薦鄰近適合的醫院/醫師,建議您前往進一步診斷或治療。
若您是病人,我們很樂意幫忙
若您得到以下特殊疾病,這些疾病為本實驗室研究方向,我們很樂於提供以下幫助,歡迎您跟我們聯絡
# 實驗室的醫師對這些疾病有專業的知識,可以提供免費諮詢。
# 可以轉介國內專業醫師提供協助。
# 提供分子診斷
我們目前對於以下特殊疾病提供諮詢與協助
- 瀰漫性分枝桿菌感染
- 隱孢子球菌感染
- 嚴重的黴菌感染
若您是醫師,有特殊感染的病人
若您懷疑您的病人有以下症狀,實驗室醫師對於這些疾病的症狀與治療均有大量的經驗,我們很樂意與您討論。由於這個些疾病非常稀少,一般醫院無法做這樣的檢測。我們也很樂於協助您做分子診斷。這樣的診斷完全是免費的。請和我們聯絡。
- 幼兒型腸病毒重症
- 幼兒型COVID重症
- 幼兒或成人病毒性腦炎
- 嚴重型的candida 感染 (CMC)
- 瀰漫性分枝桿菌感染
- 隱孢子球菌感染
- 嚴重的黴菌感染
若您是醫師,有特殊感染的病人
若您懷疑您的病人有以下症狀,實驗室醫師對於這些疾病的症狀與治療均有大量的經驗,我們很樂意與您討論。由於這個些疾病非常稀少,一般醫院無法做這樣的檢測。我們也很樂於協助您做分子診斷。這樣的診斷完全是免費的。請和我們聯絡。
- 幼兒型腸病毒重症
- 幼兒型COVID重症
- 幼兒或成人病毒性腦炎
- 嚴重型的candida 感染 (CMC)
- 瀰漫性分枝桿菌感染
- 隱孢子球菌感染
- 嚴重的黴菌感染
協助學術發展
我們希望與年輕有志於生物醫學研究與工作的朋友,分享我們的經驗與看法
該出國還是在國內念博士班?!
實驗室照片
我們的紀錄
oUr hISTORY
關於HiiD的記事
長庚大學與安立璽榮生醫抗伽瑪干擾素人類抗體"技術移轉簽約
2017.09.06
長庚大學網站新聞專區: http://cgunews.cgu.edu.tw/files/14-1091-51904,r964-1.php?Lang=zh-tw
聯合報刊登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686837
聯合財經網/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23/2686695
台灣好新聞: http://www.taiwanhot.net/?p=492553
環球生技月刊: http://www.gbimonthly.com/2017/09/12639/ https://www.facebook.com/gbimonthly/
恭喜 HIID成員 施瀚博 丁鶴婷 彭湛傑 入選 FISS 2019 免疫春季學校
2019.04.04
恭喜實驗室
博士班學生 施瀚博 丁鶴婷;研究人員 彭湛傑;入選FISS 2019春季學校
本實驗室參與FISS籌辦,但是這評審委員是委託國外評委評審,以公平公正的方式選出。
也恭喜長庚大學多位學生入選,評審委員對於長庚學生的積極參與優秀表現表示印象深刻。
入選名單請見:http://fiss.strikingly.com/
恭喜 HiiD成員 施瀚博入選The 9th NIF Winter School on Advanced Immunology
2019.09.09
恭喜 博士生 施瀚博入選The 9th NIF Winter School on Advanced Immunology
關於這活動請見: http://ifrec-sign-winterschool.org/
恭喜 HiiD成員 丁鶴婷 得到2019 ICI Travel Grant
2019.09.10
恭喜博士班二年級學生丁鶴婷 獲得2019 世界免疫大會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mmunology, ICI) Travel Grant
歡迎林宥甯加入實驗室
2020.08.03
恭喜 林宥甯 加入實驗室
實驗室新成果發表
2020.09.03
我們與廣西醫科大學曹醫師的合作 "Anti–IFN-γ autoantibodies underlie disseminated Talaromyces marneffei infections"發表在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博士生丁靜雅為共同第一作者
中廣新聞 2020.09.07
長庚大學研究發現 馬爾尼菲黴菌與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有關
臨床對於人體感染馬爾尼菲黴菌以往較為忽視,並且認為是HIV(愛滋病毒)感染後免疫缺失造成,不過部分沒有愛滋病感染的人也有這樣的感染。長庚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感染馬爾尼菲黴菌的病人,也是因為一種新型免疫缺失造成的。若誤診為其他過敏性皮膚病,使用類固醇治療反而可能讓致死風險提高。(李明朝報導)
長期研究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的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顧正崙副教授表示,以往研究認為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是和分支感菌的感染有關。除了台灣,還有東南亞、日本等地區都有發現這種新興的成人免疫缺失疾病。病患的抗體會阻斷自身的免疫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伽瑪干擾素,進而使免疫系統無法活化失靈。實驗室在過去研究中發現,這個疾病與人類族群特有的基因型(HLA)相關,由於這樣的基因型不僅在台灣與東南亞有,在中國南方更是普遍,因此推測在中國南方,尤其是少數民族(壯族,苗族)等,應該是會有不少的罹患這種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疾病。
顧正崙研究團隊從三年前與廣西醫科大學實驗室合作,在患有馬爾尼菲黴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感染病人中,找到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這個黴菌以往被認為是一種低致病力的微生物,過去都認為是HIV(愛滋病毒)感染後,因免疫缺失狀況下才會感染。其實這種黴菌有時也會在正常人身上造成問題,會出現嚴重的感染,原因不明。這個黴菌感染僅分布在東南亞與中國南方,尤其是中國的廣西地區。
雙方實驗室合作下,顧正崙副教授表示,研究團隊發現幾乎95%所有過去無法解釋的馬爾尼菲菌感染的病人,都是因為有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所造成。這些病人跟過去病人不太一樣,大部分不呈現出典型伽瑪干擾素相關免疫缺失的分枝桿菌感染,而以馬爾尼菲菌感染為主要症況。這也進一步說明,伽瑪干擾素在人體內,除了過去知道跟分枝桿菌感染與細胞內細菌感染控制外,也對控制馬爾尼菲黴菌甚至其他黴菌有重要的角色。 研究團隊也成功預測,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這種疾病,會在中國南方尤其少數族群中盛行。
部分這樣的病人在馬爾尼菲黴菌感染時,皮膚會發生類似發炎性潰爛,如果醫師使用類固醇類治療,病人會有很高的致死風險,因此看到不明原因的發炎性潰爛,必須先檢查是否有在馬爾尼菲黴菌感染或有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不能輕易使用類固醇,以免提高致死風險。
https://tw.news.yahoo.com/%E9%95%B7%E5%BA%9A%E5%A4%A7%E5%AD%B8%E7%A0%94%E7%A9%B6%E7%99%BC%E7%8F%BE-%E9%A6%AC%E7%88%BE%E5%B0%BC%E8%8F%B2%E9%BB%B4%E8%8F%8C%E8%88%87%E6%8A%97%E4%BC%BD%E7%91%AA%E5%B9%B2%E6%93%BE%E7%B4%A0%E8%87%AA%E9%AB%94%E6%8A%97%E9%AB%94%E6%9C%89%E9%97%9C-011148302.html
顧正崙老師獲得109年度長庚大學優良教師技合獎
2020.09.17
恭喜 實驗室連續兩年得到本校優良教師技合獎
恭喜 羅郁方同學 獲得免疫學會2020年會最佳海報獎
2020.10.25
恭喜 博士生 羅郁方同學得到免疫學會2020年會最佳POSTER獎
恭喜 實驗室主持人獲得2021年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2021.04.26
2021.04.26
恭喜 顧正崙博士 獲得2021年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恭喜 顧正崙老師獲得110年度長庚大學優良教師研究獎
2021.04.26
恭喜 顧正崙博士 獲得2021年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歡迎 詹羽珮加入實驗室
2021.9
羽珮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醫技系,我們歡迎她加入實驗室白斑症研究團隊。
免疫學會 最佳口頭報告,海報,與FISS獎
2021.10.17
恭喜 實驗室博士班
彭湛傑 得到最佳口頭報告獎與FISS Travel Grant
施瀚博 得到最佳壁報獎與FISS Travel Grant
吳采薏 得到與FISS Travel Grant
本次免疫學會實驗室共有11位同仁一起前往高雄,總共吃了
1. 台南牛肉湯; 2. 阿忠海鮮; 3. LA One; 4. 林聰明砂鍋魚頭
其中阿忠海鮮的螃蟹粥與花枝丸,得到本次會議最佳Dish!
恭喜 黃昭瑜醫師 通過博士論文口試 取得博士學位
2021.10.17
昭瑜是皮膚科醫師,對於白斑症非常投入,除了臨床上引入各種治療與診斷,也希望能從事基礎研究理解這個疾病的機制跟治療。如果想多了解這個疾病,可以到黃醫師的粉專看看
https://www.facebook.com/drcharlene.cyng
昭瑜非常認真,常常是追著我討論實驗,投稿也都自己來。而昭瑜的研究指出伽瑪干擾素對於黑色素細胞的毒性,是可能的重要的致病因素,也可以作為診斷的指標。昭瑜的研究,希望能結合實驗室相關的工作,對於白斑症能開發新的治療方式,現在積極往臨床進行中,我們其實非常寄予厚望,希望很快能有好的成果。
因為疫情,昭瑜的口試採取線上,沒有辦法讓大家分享他的成果與喜悅,並當場得到大家的祝福。殊為可惜。
恭喜 施瀚博 通過博士論文口試 取得博士學位
2022.05.23
施瀚博博士班
2篇第一作者
6篇共同作者
2項6個以上的專利
2個技轉
1個科技部技轉獎
謝謝瀚博對實驗室的付出
***
謝謝實驗室的贈禮,彌足珍貴,我想我一定會用它來簽我的結婚證書~
很榮幸在求學的最後階段的這些年有你們相伴,你們給予我的幫助遠遠大於你們的想像,有一起奮鬥的夥伴實屬辛福,很高興在這令人興奮的旅程中,我們一起領略了途中的風景,也因為有你們,這些豐碩的果實,品嚐起來更有滋味!
相信我平常與你們的相處,能讓你們感受我對與你們的重視,大概就像我媽時常說的,愛無法打折,能給的只有滿滿的愛!
謝謝實驗室給我充足的養份,讓我這些年紮紮實實的茁壯,假以時日,若有我能幫忙的地方,請不要吝嗇的跟我說,我一定會用我厚實的肩膀讓你們爬得更高,看得更遠!
謝謝你們成為我的夥伴,也永遠會是!我想,也肯定我們會常常見面的!謝謝你們!
瀚博
2022.06.02恭喜 丁靜雅 通過博士論文口試 取得博士學位
2022.05.23
實驗室丁靜雅同學博士口試
靜雅在2012從陽明大學畢業後,就加入實驗室,這幾年來,她的工作就是分析我們實驗室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的分析,尤其著重在臨床症狀與抗體特性間的分析。
靜雅對實驗工作有高度熱誠,實驗操作仔細且細心,實驗結果一致性非常高。她的工作需要跟醫師緊密合作,協助診斷病人是否有免疫問題。這是需要非常認真與細心的聯繫與實驗品質,靜雅把這份工作做得非常好。靜雅在實驗室這幾年,協助診斷應該超過千名病人,這對醫師與病人來說,真的是幫上非常大的忙。
靜雅研究上,與廣西醫科大學合作,發現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與馬爾尼非黴菌感染間的關係,相關成果以共同地一作者發表在Journal Experimental Medicine,事實上,大部分的實驗模式的設定,檢體的操作與分析,靜雅有非常大的貢獻。此外靜雅也仔細分析抗體特性與濃度與臨床間的關係,希望能找出一個有效的biomarker來分析病人感染,預後與治療。相關的成果還在積極投稿中。
此外靜雅與實驗室同仁一起努力,參與與發表許多論文,像是Nature Medicine, J Allergy Clin Immunol, J Clin Invest, Sci Immunol, Cur Opin Immunol。其中靜雅在Nat Med這篇文章中有極大的貢獻。實驗室另一個博士施瀚博的工作,靜雅在這篇論文中以是第二作者身分,也希望這篇論文也能盡快發表。除了論文以外,靜雅的工作也參與了兩個重要的專利發明,其中一個專利拿到了台美兩國的專利,另一個則申請了全球多國專利,已經拿到美國,澳洲,其他國家還在審核中。該專利也成功技轉,也因為這個技轉拿到科技部傑出技轉獎。
靜雅非常認真,不爭功,全力協助實驗室相關的計劃的進行。曾經實驗室同仁因為請產假,因為靜雅細心所以請她協助實驗室行政,整個變成實驗是兩個重要任務,行政上的人體計畫書申請與報帳,與病人診斷,靜雅為了完成這兩個重要工作,在超過半年時間中,沒有周末,一天工作超過18小時,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撐住這個實驗。
謝謝靜雅對實驗室的貢獻